美本身就是一個主觀概念,是站在人的角度來說的,再大一點,就是站在人類的角度來說的,客觀世界是沒有美丑概念的。
人的認識受到主觀條件的限制,美丑也是因人而異的,絕對的美是不存在的,只有相對的美,甚至往大了說 ,所有的認識都具有相對性。或者說一切真理都是相對真理,世上沒有絕對的真理。正如牛頓的。
運動定律到了微觀世界就不適用了,自然界的客觀規律都具有相對性。而美純粹是一個主觀概念,離開了人的主觀世界,它便不存在了。
客觀跟主觀相對,是在人的意識之外,美不像萬有引力,人不存在了,萬有引力也是存在的。但人不存在了,還有什么美丑之說。
美分為兩種類型。
其一是狹隘的類型,局限于一個物種、一種文化或一個個體,比如歐美人的審美與國人有很大不同。另一種與以上全都無關,它是通用的,像物理規律一樣客觀。創造其中任何一種美都需要知識,但創造第二種美需要有著通用延伸范圍的知識。
它延伸到各個方面,從花的基因組(它有著競爭性授粉的問題)到人類的頭腦(它能把由上述方式產生的花當作藝術來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