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的簡單應用》教案
教學目標。
1、探究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方法,初步學會運用直觀的方法理解和掌握簡單分數的加、減計算,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能在計算分數加、減和解決簡單的分數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遷移和類推能力。
3、能主動地參與有關的操作和探究活動,對分數與生活的聯系有一定的感受。通過涂一涂、算一算的過程,體會學習是實踐、探索的過程。能自覺認真聽講、積極思考、敢于提問、專心做習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探究并理解簡單的分數加、減法計算方法,掌握算法。提出簡單的分數加、減法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探索算法、理解算理的過程中有條理的思考。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1、談話:孩子們,看,這是誰?圣誕老人今天走進我們的課堂,瞧,他帶來了許多禮物準備送給你們呢!圣誕老人話外音:孩子們,你們好!我的禮物背后有一些問題需要你們解決,你們有信心嗎?(課件播放。)
2、引入(課件出示)。
(1)圣誕老人的第一份禮物,是什么?
(2)(指名)問:琪琪,這塊巧克力平均分成幾份?
繼續問:琪琪,如果你分得3份,那么你分得這塊巧克力的幾分之幾?
明明(琪琪同位),你分得2份,你分得這塊巧克力的幾分之幾?
(3)提問:兩人一共分得這塊巧克力的幾分之幾呢?你們能列式嗎?
學生接話齊答:圣誕節。
學生齊答:圣誕老人。
學生看大屏幕畫面深受感染,表現很有信心,齊答有。
學生看到屏幕上的畫面,高興齊答巧克力。
琪琪看屏幕畫面作答:巧克力平均分成8份。
琪琪答:我分得這塊巧克力的3/8。
明明答:我分得這塊巧克力的2/8。
被教師隨機問到的學生作答,而其他學生關注地傾聽。
學生開動腦筋,獨立思考列式,積極要求匯報。
教師隨機請出兩位學生作現場舉例,提問自然貼切,切實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問題原來就在我們的身邊,體驗數學的價值。
二、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1、學習簡單的分數加法。
(1)指名學生列式,師板書:3/8+2/8。
師:3/8+2/8等于多少?你們想自己試一試嗎?
好,你們可以借助長方形代替巧克力,先把它的3/8涂上紅色,表示琪琪吃的,再把它的2/8涂上綠色,表示明明吃的。仔細觀察,兩次涂色部分一共是這個長方形的幾分之幾?
(2)交流:誰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涂色?
師:3/8+2/8等于多少?(板書5/8),5/8后面有沒有單位名稱呀?
(3)師再用課件演示3/8涂紅色,2/8涂綠色。
師:5/8是怎么得來的?在小組里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4)指名小組代表在全班交流。
(5)師:孩子們真聰明,現在知道琪琪和明明一共分得這塊巧克力的幾分之幾?
2、學習簡單的分數減法。
(1)師:琪琪分得巧克力的3/8,明明分得巧克力的2/8,你能提一個減法計算的問題嗎?
(當學生提出:“琪琪比明明多分得多少?”時,教師引導學生用“多分得這塊巧克力的幾分之幾”來表述完整。)
師:誰能列式?板書:3/8-2/8。
(2)師:還以長方形代替,現在算一算紅色部分比綠色部分多的是這個長方形的幾分之幾?(課件出示問題。)
(3)3/8-2/8等于多少?
你是怎樣算的?組織全班交流。
(4)師問:現在知道琪琪比明明多分得這塊巧克力的幾分之幾?
3、揭示課題。
師:孩子們,你們真不簡單!自己學會了新知識。誰能說說我們今天學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