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勝于雄辯。
在一次數學會議上,數學家歐拉發言,但他卻什么也沒說,只寫下了一個算式:F5=4294967297=641×6700417。臺下的數學家們看完,立即鼓起掌來。因為這個等式,直接推翻了費馬數猜想(形如“2^(2^n)+1”的數都是素數)。擺出事實,就是反證。
有意思的是,歐拉本人的猜想也這樣被推翻過。1966年,《美國數學學會簡報》上刊發了一篇只有兩句話的論文,在這篇被稱為“最短論文”的文章中,作者只寫了一個等式:275 +845 +1105 +1335 =1445,以此推翻了200年前提出的歐拉猜想(至少n個n次方數加起來才能等于一個n次方數)。
事實的威力往往就是終結,終結錯誤的認知。在鴻蒙推出之前,很多人嘲諷其為“PPT系統”,認為根本沒有搞出來;鴻蒙1.0推出后,有人說只能用于128M以下內存的設備,不能作為手機系統;手機版的鴻蒙公測后,因為要完全兼容安卓,又有人說是“安卓套殼”;鴻蒙2.0正式發布后,因為具有多設備協同互動功能,又被指“抄襲蘋果”。
鴻蒙核心架構開源并捐獻出來后,還是有人說使用鴻蒙會被華為“卡脖子”……哈姆雷特有一千種進步,讀者就會有一千種鄙夷。畢竟,這屆讀者擅長打字卻缺少寬容,擅長批判卻缺少獨立思想。哈姆雷特只能拋出一個個事實,讓讀者認真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