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202/wz/18258587652.jpg)
海水礦化度在不同地區有所差異。以中國為例,遼東灣北部及兩側的濱海地區,海水入侵的面積已超過4,000平方公里,其中嚴重入侵區的面積為1,500平方公里。在盤錦地區,海水入侵的最遠距離達到了68公里。萊州灣的海水入侵面積已達2,500平方公里,其中東南岸的入侵面積約為260平方公里,南側(小清河至膠萊河范圍)的海水入侵面積已超過2,000平方公里,嚴重入侵面積達到1,000平方公里。萊州灣南側海水入侵的最遠距離為45公里。在福建長樂,海水入侵區伸入陸地約1.5公里,嚴重入侵達到0.7公里,氯度的最高值為2,724毫克/升;莆田秀嶼區的沿岸海水入侵區伸入陸地約4.0公里,嚴重入侵達3.0公里,氯度最高值為1,670毫克/升;泉州市泉港區距岸0.3公里,屬于輕度海水入侵。廣西北海和欽州發生了輕度海水入侵,入侵范圍在距岸線1公里內,北海市南部沿岸嚴重海水入侵區距岸0.3公里范圍內,礦化度達到了15克/升。海南三亞市田獨鎮輕度海水入侵區距岸0.5公里范圍內,礦化度為1.20克/升,嚴重入侵區距岸0.25公里范圍內,礦化度為4.67克/升。關于鹽漬化狀況,遼東灣北部海岸的鹽漬化程度較高,鹽土區向陸地延伸最遠達20余公里。遼東灣東側營口市蓋州西河口沿岸的鹽漬化分布范圍在距岸2公里內。近岸地區的鹽漬化類型為氯化物型,向陸地方向逐漸過渡為硫酸鹽-氯化物型、氯化物-硫酸鹽型、硫酸鹽型。萊州灣南部海岸的鹽漬化程度較高,范圍較大,鹽土區向陸地延伸最遠達24公里,鹽漬化類型主要為硫酸鹽型。東港市西部的重鹽漬化土分布在距岸0.5公里范圍內,類型為硫酸鹽-氯化物型。廣西沿海地區的土壤鹽漬化程度較低,鹽土區分布在北海市、欽州市和防城港市距海岸線1公里范圍內,鹽漬化類型主要為硫酸鹽型和氯化物-硫酸鹽型。海口市濱海1公里內的土壤為氯化物型鹽土,向陸地方向變為硫酸鹽型鹽土。三亞市濱海0.2至1公里內的土壤為氯化物型鹽土,向陸地方向鹽漬化類型逐漸過渡到硫酸鹽-氯化物型、硫酸鹽型。補充說明:約30億年前,地表原始海水的礦化度為0.9%。現今,由于人類活動的影響,海水的礦化度已經達到1.2至1.7%(不包括鹽類)。以上信息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