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璧寸陰。
尺璧寸陰,漢語成語,拼音是chǐ bì cùn yīn,意思是日影移動一寸的時間價值比徑尺的璧玉還要珍貴;極言時間可貴。出自《淮南子·原道訓》:“故圣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陰:日影,光陰;寸陰:指極短的時間。
尺璧寸陰,寸陰尺璧。這是一句成語,意思是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時間如流水一般飛逝,一去不復返。這句話強調了時間的珍貴和不可挽回性,警示人們要珍惜時間,抓住機遇,不要虛度光陰,浪費生命。
尺璧寸陰的成語故事:
陶侃是東晉時候的一位將領,升任為荊州刺史后,招來了大軍閥王敦的嫉恨。他無故地把陶侃調到廣州去當刺史 。
當時的廣州是個偏遠的地方,陶侃到了那里,沒有多少公事要做,顯得很清閑。陶侃卻不愿在衙門里過著閑散的日子,他叫人準備了百來塊磚頭,整整齊齊地疊放在院子里。每天清早,他把這些磚頭一塊塊搬到屋外遠處的空地上;到了傍晚,他再把這些磚頭一塊塊搬回院子里。天天如此,從不間斷。
府吏們覺得奇怪,就問:“刺史大人,你每天不嫌勞累,把這些磚搬進搬出,是為了什么呀?我們派人幫你搬就是了!”“不必不必!”陶侃笑著回答說,“我雖然身在南方,可心里還是沒有一刻忘記恢復中原。要是懶散慣了,那將來一旦有事,恐怕就擔當不起了,所以我要用運磚來磨煉自己的意志和筋骨。 ”
不久,陶侃又調回荊州。荊州刺史的公務十分繁忙,可他在廣州養成的運磚習慣,仍然不問斷。有人勸他公務之余應該注意休息,可他說:“古時候的大禹,是個圣人,他還要愛惜寸陰,那我們這些平常人更應該愛惜光陰才對,真所謂‘尺璧非寶,寸陰是金’啊!”聽他這么說,大家都受到很深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