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光的波長范圍是一個引人關注的話題,實際上,這個范圍被精確地界定在400至760納米之間。這個波長區間包含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熟知的七色光——從紅光的770至622納米,逐漸過渡到橙光的622至597納米,再到黃光的597至577納米,綠光的577至492納米,藍光和靛光的492至455納米,以及紫色的455至350納米。
在科技領域,可見光通信是一種利用可見光波譜作為無線通信載體的獨特技術,它的工作頻率高達384至769太赫茲,與傳統的無線電波通信方式不同。通過LED燈的微芯片技術,數據被轉化為光的閃爍,如燈亮表示“1”,燈滅表示“0”,實現高效的數據傳輸。
光的傳播特性中,折射和反射是兩個基本現象。折射發生于兩種介質交界處,當光從一個介質進入另一個介質時,由于速度改變,傳播方向會發生改變。而反射則是光線返回原介質。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折射和反射都涉及光速的變化,但反射時光線速度與入射光相同,而折射則不同。
顏色環上的數字標記了各種顏色的波長,補色的概念在這里也十分關鍵。例如,藍色的互補色是橙色,兩者波長范圍互補,形成鮮明對比。以上信息均基于人民網的引用資料,日期為2018年5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