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在處理正式文檔時,可能遇到兩種常見的結束標識:"以下無正文"和"簽署頁"。它們的目的是明確告知讀者,接下來的內容已經結束,不會有任何正文添加。"以下無正文"通常出現在正文的最后,以防止有人在空閑位置添加內容,而"簽署頁"則放在文件的最上方,專門用于簽名,同樣起到保護空白區域免受篡改的作用。
盡管這兩種寫法在本質上相似,都起到同一目的,但根據新的公文格式規定,為了避免因版式問題導致印章和正文不在同一頁面,現在更傾向于通過調整行距和字間距來解決,而不是直接注明"此頁無正文"。因此,撰寫公文時應遵循新的格式要求,確保印章與正文的合理布局。
總的來說,不論是"以下無正文"還是"簽署頁",它們的核心作用都是為了保證文檔的完整性和清晰性,避免后期的誤解或篡改。在實際操作中,公文的寫作需要遵循規范,如標題明確、格式統一,特別是標題和正文部分,這些都是構成一份有效公文的關鍵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