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的直射運動揭示了地球四季更替的奧秘。春分時,太陽位于赤道,此后逐漸北移,直至6月22日或23日達到北回歸線,這一天被稱為夏至,此時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接著,夏至后太陽向南移動,至9月23日到達赤道,即秋分,此時晝夜等長。繼續南移,冬至日太陽位于南回歸線,12月22日或23日,北半球的白晝最短,夜晚最長,被稱作日短至。南回歸線標志著太陽直射點的最低點,之后太陽開始北移,再次回到春分的位置,形成了一個大約365.24天的回歸年。
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影響著地球的季節變化,如3月太陽開始北移,7月抵達北回歸線,9月又開始南移,12月到達南回歸線。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夏至標志著太陽直射點的最高北移,但氣象學上的夏季并不完全與天文上的夏至對應,地表氣溫的峰值通常出現在7月和8月,而非夏至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