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7月28日,中國唐山發生了一場震驚世界的7.8級大地震,這場災難的破壞力讓人難以忘懷。地震不僅導致唐山滿目瘡痍,連遠離震中的北京也受到了影響。天安門城樓的震動和澳大利亞前總理惠特拉姆的親身經歷,都顯示出地震波的廣泛影響。
雖然北京的損失相對較小,但首都的建筑物同樣感受到了強烈的搖晃,甚至引發了一時的恐慌。美國夏威夷地震臺的誤報曾將震級夸大為8.1級,顯示出全球地震信息的傳遞和解讀的重要性。然而,唐山大地震后,余震頻繁發生,如18:45在灤縣的7.1級地震,這些都是主震后的自然反應。
地震帶來的余震,包括新馬德里地震帶和唐山余震,提醒我們地震活動的復雜性和潛在的后續影響。余震無法預測,且可能帶來不可預知的破壞,因此被冠以“地震后的幽靈”之稱。唐山大地震的教訓再次強調了地震預警和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