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的運營核心在于其資產與負債的平衡管理。負債業務是銀行資金來源的基礎,主要包括銀行資本、存款和短期借入款項。銀行資本,即銀行的所有者權益,由股本金、儲備資金和未分配利潤構成,對銀行運營至關重要。存款是負債業務的主要部分,占負債總額的大部分,是銀行運營的主要經費來源,體現了其在經濟活動中的核心地位。
資產業務則是銀行運用籌集的資金進行投資活動,包括票據業務(如承兌匯票)、放款業務(向企業和個人提供貸款)和證券業務(買賣證券以獲取收益)。負債業務中的借款,如聯行存款、同業存款和發行債券,也是銀行擴大資金來源的手段。
盡管自有資金在銀行負債總額中占比相對較小,一般不超過10%,但其作用不可忽視。它是銀行開展業務的基礎,能緩沖風險,保障債權人權益,并且是銀行競爭力提升的物質支持。存款業務的重要性在于其穩定的資金流入,滿足了銀行日常運營的需要,同時也反映了銀行在經濟體系中的關鍵作用。
商業銀行的存款種類豐富多樣,按照存款性質可分為活期、定期、儲蓄和通知存款,按期限分為短期、中期和長期;按經濟性質區分,有工商業、農業、財政性和同業存款等,這些多元化的存款類型適應了不同客戶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