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北省保定地區的孝義河源頭源自安國、定州一帶,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民間傳說中的翼王報恩事件。這條河流經博野、蠡縣,最終在任丘西側的高陽縣城東,向北流經安新縣同口鎮,匯入著名的白洋淀。
自古以來,由于上游的王快水庫通過孝義河向白洋淀供水,使得河水常年流淌,特別是在任丘以西的河段,長達數十華里的河面寬闊,河堤高大,河畔古木參天,四季景色如畫。這段河道不僅提供了豐富的水源,也見證了翼王劉姓夫婦的善舉,他們為了改善當地居民的用水困難,甚至親手開挖了這條河,將其命名為“孝義河”,以表達對婆媳之間孝心和翼王報答恩人的高尚情操的敬意。
孝義河不僅解決了陶墟一帶的缺水問題,也帶動了周邊地區經濟的復蘇和人口的遷移,使得這一帶重新煥發生機。兩千年來,孝義河的故事和其中所蘊含的孝順與感恩精神,深深影響著兩岸的居民,成為了當地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