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頻器通過調整交流電源的周期,實現了對電動機轉速和扭矩的精細調控。電機轉速與電源頻率成正比,當頻率改變時,電機磁場的速度也隨之變化。異步電機的轉速略低于磁場,這種差異使得電機在切割磁力線時產生扭矩。值得注意的是,電機的功率恒定,這意味著轉速越高,扭矩就越小;反之,低速時扭矩則增大。
在變頻器的常規操作中,當頻率調至50Hz以上時,電機的輸出扭矩會隨頻率的增加而下降。這是因為電機通常按照50Hz設計,其額定轉矩在這一頻率下給出。低于額定頻率的調速則被稱為恒轉矩調速,即保持扭矩不變。
然而,當頻率超過50Hz,電機的轉矩會以與頻率成反比的方式減少。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考慮負載大小,避免因轉矩不足而影響電機的正常運行。例如,100Hz時的轉矩大約只有50Hz時的一半。
變頻器的優勢在于它能同時調整頻率和電壓,以優化電機控制。在提升頻率時,如果僅調整頻率而不調整電壓,可能會導致電機過電壓,甚至損壞。因此,變頻器必須同步調整電壓,保持在電機的額定電壓范圍內。比如,若要使電機速度減半,就需要將頻率從50Hz降至25Hz,同時相應地調整輸出電壓。
使用變頻器供電,電機的啟動和加速沖擊得以減輕,因為變頻器會逐漸增加電壓和頻率。此外,變頻器還允許電機在低速時仍能保持足夠的扭矩,尤其是在采用磁通矢量控制技術的變頻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