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在業和存續的區別,首先要從經營狀態和生產活動兩方面入手。在役的企業代表著正常運營和生產,而存續的公司雖然存在,可能已經停止生產,成為非生產性主體。在役企業通常有營業利潤,表明其經濟活動活躍,而存續企業則可能不再產生營業利潤,但公司法人的存在不受股東變動影響。
企業的身份存在可分為兩類:一是在業,即公司依法運營,公開注冊,經營狀態正常,不受股東變化影響。二是存續,表示企業雖然存在,可能處于停業或非運營狀態。此外,還有營業中,指企業正常運營并可能部分投產或試運行,注銷則是指營業執照被吊銷,企業法人資格消失,清算則是企業解散后的財產清算過程。
總結來說,'在業'強調的是企業運營的活躍度,而'存續'則更多地關注企業的法律地位和持續存在。如果一個公司被描述為在業,說明它正活躍且運營正常;如果只是存續,意味著公司還存在,但可能處于非運營狀態,尤其對于那些尚未上市的重組或改制企業來說,存續狀態可能更符合實際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