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聯達軟件中,針對剪力墻內外側不同鋼筋的設置,非常直觀。當你需要輸入內側12@150鋼筋和外側14@150鋼筋時,只需在C14@150(代表外側)后面加上加號“+”,再輸入C12@150(代表內側),即可清楚區分內外側的鋼筋規格。這種方式適用于平面剪力墻和筒體剪力墻兩種結構。
平面剪力墻主要應用于框架結構、升板結構和無梁樓蓋體系,通過現澆或預制裝配增強結構的剛度和抗震能力,與周邊梁柱結合緊密。而筒體剪力墻則常見于高層建筑,由電梯間、樓梯間等圍合而成,其筒壁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具有更強的承受水平荷載的能力。
廣聯達軟件支持多種結構體系,例如框架-剪力墻結構,適合有大空間需求的建筑,通過結合框架和剪力墻提高抗震性能。抗震墻的豎向和橫向鋼筋配筋有嚴格規定,如Ⅰ、Ⅱ、Ⅲ級抗震墻的最小配筋率至少為0.25%,四級抗震墻為0.20%,鋼筋間距不宜超過300mm,且直徑不得小于8mm。對于部分框支抗震墻結構和普通剪力墻結構,也有相應的配筋要求。
框支剪力墻結構在剪力墻無法全落地的大空間設計中使用,通過底部框支結構來平衡整體穩定性。總的來說,廣聯達軟件提供了一套詳細而實用的鋼筋設置方法,幫助用戶在實際工程中準確配置剪力墻內外側鋼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