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資股票時,一個常見的策略是通過反復在低位買入來降低整體成本,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攤薄成本”。當股票價格下跌,投資者可以在較低價位購入,以此逐步降低每單位股票的平均成本。例如,張三初次以10元購入100股股票,隨后股價跌至9元,他選擇再次買入100股,使持倉成本降至9.50元。如果繼續在9.33元時補足200股,那么每份股票的成本將進一步下降。
攤薄成本的概念不僅適用于單一股票,它還可以延伸到財務指標的計算中。每股收益(EPS)的計算方法有多種,如簡單平均法(凈利潤除以年初和年末股本的平均值)和時間加權平均法。攤薄的EPS是指凈利潤除以期末的股本數量,反映了新發行股票對收益的影響。凈資產收益率(ROE)也存在攤薄和平均兩種計算方式,前者使用期末凈資產,后者則是年度平均凈資產來衡量公司盈利能力。
總的來說,攤薄成本是一種投資策略,通過分散購買時機來降低股票平均成本,同時也是理解和評估公司財務狀況時需要考慮的重要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