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帶輪承受的力包括圓周力、徑向力和軸向力,這些力的計算方法如下:
1.圓周力計算:首先通過皮帶輪的轉速與直徑比來確定,速度比等于輸出皮帶輪的節圓直徑與電機皮帶輪的節圓直徑之比。圓周力與基準力相同,計算公式中涉及皮帶的槽深h,不同型號的V帶槽深h值各異,例如V帶的A型h為2.75mm。節圓直徑通常為直徑減去2h。
2.徑向力計算:徑向力即皮帶輪在節線位置的理論力,一般用PD表示,而外圓則常用OD表示。不同槽型的皮帶輪,如SPZ、SPA、SPB和SPC,其節圓與外圓的換算關系有所不同,如SPZ的OD等于PD加4等。
3.軸向力計算:軸向力涉及主動輪和從動輪的直徑、轉速。根據傳動原理,皮帶輪轉速可通過公式d2/d1=n1/n2確定,其中d1和n1為電機皮帶輪的直徑和轉速,d2和n2為從動輪的直徑和轉速。例如,SPA型皮帶輪的最小外徑尺寸為80mm,SPZ帶輪則要求小輪直徑不小于63mm。
額外的信息:不同型號的皮帶輪槽角在不同直徑范圍內推薦的槽角度數有具體規定,如O型皮帶輪在50mm至71mm直徑范圍內,推薦的槽角度數為34度,隨著直徑增加,角度也會相應調整。具體細節需要根據皮帶輪型號和直徑來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