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100元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48年12月1日,當時中國開始發行第一套人民幣,其中就包含了100元面額。這套人民幣共有12種面額,62種不同的版本,涵蓋了100元券在內的多種面額,滿足了當時的經濟需求。
然而,到了1955年3月1日,第二套人民幣開始發行,主要以小額紙幣為主,包括1分至5元等,直到1957年12月1日才增加了10元面額。第一套人民幣的100元券在第二套人民幣出現后逐漸退出流通,但其歷史地位不容忽視。
在防偽技術方面,人民幣100元券也經歷了多次升級。從第五套人民幣1999年開始,100元券采用毛澤東人頭像固定水印和100字印,以及紅色和藍色纖維的隨機分布,增強了鈔票的防偽性能。2005年版的100元券則引入了全息磁性開窗安全線,進一步提升了鈔票的識別和安全性。
總的來說,100元人民幣的發行歷程反映了中國貨幣政策的演變和貨幣防偽技術的發展,對于了解中國金融史具有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