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觀察銀行承兌匯票右上角的數字時,通常會被兩排數字所吸引。其中,下面的那一排被認為是票據的主要號碼,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票據號。
從2011年3月開始,這種票據號碼發生了變化,升級為16位,分為上下兩部分。上排的8位數字包含重要信息,具體如下:前三位代表銀行的機構代碼,第四位是個預留號,目前固定為0;接著的兩位是省級行政區劃代碼;第5位表示票據類型,如現金支票、轉賬支票等,通過數字1到8進行區分;最后一位是印制識別碼,用于區分不同的印刷批次。
至于上排的另外一部分,即第二排的8位數字,它是流水號,采用滲透性油墨印刷,用于跟蹤票據的流通狀態。值得注意的是,紙質銀行承兌匯票自2018年5月1日后,6個月跨省流通將被限制,建議避免收取此類票據,轉而采用更為便捷的電子承兌匯票,這已經成為金融行業的趨勢。
電子承兌匯票不受地域限制,且金額上限為100萬,大部分銀行已暫停紙票的貼現業務。因此,為了保障交易安全和效率,建議收款時優先選擇電子票據。這不僅符合政策要求,也是現代化金融交易的主流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