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可抵減暫時性差異無法在應稅所得中扣除時,企業會對其計提減值準備。會計上,應做的調整是借記“所得稅費用”科目,同時貸記“遞延所得稅資產減值準備”。
具體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所得稅費用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減值準備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遞延所得稅資產通常用來記錄企業根據所得稅準則確認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比如未來可用稅前利潤彌補的虧損。這些資產在會計中應按可抵扣暫時性差異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是基于暫時性差異的對應關系。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表示未來的稅收優惠,被視為資產,因此對應于遞延所得稅資產;相反,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導致負債,會對當期利潤產生影響,此時需調整“所得稅費用”。
舉例來說,會計折舊小于稅法折舊,導致資產賬面價值超過計稅基礎。如果產品已銷售,這會影響利潤。因此,企業會相應調整遞延所得稅負債,并計入所得稅費用。
以上就是遞延所得稅資產發生減值時的會計處理方法,遵循相關稅法和會計準則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