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202/wz/18250856252.jpg)
這種的電話一般不要搭理他,首先要搞明白自己買的是什么保險,壽險,重疾險,健康險,意外險等等,合不合適只有自己知道,想退保直接去找對應的保險公司,不要相信其他的機構,下面介紹一下保險: 一、重疾險 主要是保障家庭支柱在罹患重大疾病后,家庭收入的補償二、壽險 是家庭支柱在身故或者致殘后對家庭生活的保障 三、健康險 是在罹患重大疾病后巨額醫療費用的報銷,是先花錢后報銷。 四、意外險 是針對意外事故造成的影響。 鞋合不合適腳知道,你自己清楚自己買的是什么了,才能有效的防止被騙。拓展資料:一,請勿輕易泄露個人信息。保險合同是重要金融單據,包含大量個人信息,不要輕易轉交他人,也不要隨意告知陌生人身份證信息、銀行卡信息以及保單信息,避免被非法利用并遭受損失。謹慎辦理退保。不管是收取退保手續費,還是誘導退保后購買所謂的“升級產品”,消費者在退保后如想再次投保,由于健康狀況和投保年齡發生變化,一般會面臨增加保費或拒絕承保的風險,且會重新起算責任免除期。個別機構和個人不是從消費者利益出發,而是抱著自己從中牟利的目的。面對此類情況消費者應提高警惕,理性對待,謹慎辦理退保。選擇正規服務渠道。消費者如對保單有相關疑問或服務需求,可直接通過保險公司官網、撥打客服熱線、親訪客服中心等方式尋求解決。二,今年8月,有媒體報道“以全額退保為幌子 保險圈驚現惡意投訴產業鏈”。為了解實際情況,制定專項治理方案,監管層正式開啟“代理退保”產業鏈摸底行動。銀保監會向人身險公司下發《關于報送惡意投訴相關信息的函》,該函稱,請各人身險公司報送相關案例和數據,主要包括近三年(2017-2019)每年惡意投訴導致全額退保的保單件數、金額、主要產品類型、操作方式、是否有產業鏈參與,公司應對措施及治理工作建議等,涉及的產業鏈環節上的團體或單位名稱及其相關信息等一并提供三,代理退保和別的欺詐手段一樣,沒有什么新鮮,無非是這幾招:拉大旗作虎皮:打著監管部門的旗號,通過電話微信網絡進行虛假宣傳,比如與監管合作,以在內部有資源等名義誘導消費者與他們訂立高額手續費協議。威脅客戶,制造緊張心里:謊稱客戶購買的保險購買產品已經有多人投訴,保險公司有欺詐行為,繼續持有保單會有巨大損失。隔斷與外部聯系:阻止消費者與監管部門、保險公司進行正常溝通,切斷他們正常的維權渠道,從而騙取客戶的高額費用。有時客戶想反悔,就與黑惡勢力勾結,對消費者實施威脅恐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