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國總人口為3000萬人,就業1500萬人,失業500萬人,該國的失業率是多少?
某國總人口為3000萬人,就業1500萬人,失業500萬人,該國的失業率是多少?
1、失業率是指(一定時期滿足全部就業條件的就業人口中仍未有工作的勞動力數字),旨在衡量閑置中的勞動產能,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失業狀況的主要指標。2、失業數據的月份變動可適當反應經濟發展。失業率與經濟增長率具有反向的對應變動關系。2013年,中國首次向外公開了調查失業率的有關數據。拓展資料。一、失業率太高固然會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但是失業率也并非越低越好,更不可能消除。經濟學中有一個“自然失業率”的概念,任何社會狀態都存在一部分沒有工作的人,可能是正處于工作轉換中,也可能是技能與職位暫不匹配,前者稱為摩擦性失業,后者稱為結構性失業。在最理想的狀態下,社會的實際失業率等于自然失業率,變動取決于人口結構的變化、技術的進步、人們的消費偏好等因素。
導讀1、失業率是指(一定時期滿足全部就業條件的就業人口中仍未有工作的勞動力數字),旨在衡量閑置中的勞動產能,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失業狀況的主要指標。2、失業數據的月份變動可適當反應經濟發展。失業率與經濟增長率具有反向的對應變動關系。2013年,中國首次向外公開了調查失業率的有關數據。拓展資料。一、失業率太高固然會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但是失業率也并非越低越好,更不可能消除。經濟學中有一個“自然失業率”的概念,任何社會狀態都存在一部分沒有工作的人,可能是正處于工作轉換中,也可能是技能與職位暫不匹配,前者稱為摩擦性失業,后者稱為結構性失業。在最理想的狀態下,社會的實際失業率等于自然失業率,變動取決于人口結構的變化、技術的進步、人們的消費偏好等因素。
該國的失業率是25%。計算方法為:失業率=總失業人口/勞動力人口;勞動力人口數=500+1500=2000萬;失業率=500/2000*100%=25%。1、失業率是指(一定時期滿足全部就業條件的就業人口中仍未有工作的勞動力數字),旨在衡量閑置中的勞動產能,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失業狀況的主要指標。2、失業數據的月份變動可適當反應經濟發展。失業率與經濟增長率具有反向的對應變動關系。2013年,中國首次向外公開了調查失業率的有關數據。拓展資料:一、失業率太高固然會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但是失業率也并非越低越好,更不可能消除。經濟學中有一個“自然失業率”的概念,任何社會狀態都存在一部分沒有工作的人,可能是正處于工作轉換中,也可能是技能與職位暫不匹配,前者稱為摩擦性失業,后者稱為結構性失業。在最理想的狀態下,社會的實際失業率等于自然失業率,變動取決于人口結構的變化、技術的進步、人們的消費偏好等因素。二、但現實生活中,實際失業率通常并不等于自然失業率,因為其與社會的經濟增長率、通貨膨脹率密切相關,這3個指標也常常被放在一起,作為判斷宏觀經濟運行是否正常的重要參考。簡單來講,實際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在短期內存在負相關關系,二者的關系反映在短期菲利普斯曲線中,與經濟增長率也存在負相關關系,二者的關系由奧肯定律描述。因此一個國家在制定宏觀經濟政策時,會綜合考慮多個因素。如,寬松的貨幣政策意味著更高的通貨膨脹率、更低的失業率,以及更高的經濟增長率。三、美國勞工部9月4日宣布,美國8月失業率已下降至5.1%,較7月的5.3%低0.2%,創下自2008年4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因此不難預見,隨著失業率的下降,通貨膨脹率會隨之上升。作為應對之舉,美聯儲很可能在9月做出加息的決定。反觀失業率最高的希臘,由于主權債務危機以及經濟大幅衰退,希臘接受救助條款而不得不實施緊縮政策,其失業率在2008年之后不斷上升。四、中國的情況更復雜一些,2013年9月9日,中國首次向外公開了調查失業率的有關數據,5%的調查失業率,高于此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布的當年第一二季度均為4.1%的登記失業率,被稱為處于“處于合理、可控范圍”。從今年7月開始,首次建立的全國月度勞動力調查制度進入試行階段,到時我們能夠更清楚地看到失業率與經濟增長率、通貨膨脹率之間此消彼長的關系。五、究竟多高的失業率算“合理”,其實并沒有一個統一的絕對數字,它會因每個國家的人口、文化、經濟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能維持經濟社會平衡發展的失業率,就是合理的。
某國總人口為3000萬人,就業1500萬人,失業500萬人,該國的失業率是多少?
1、失業率是指(一定時期滿足全部就業條件的就業人口中仍未有工作的勞動力數字),旨在衡量閑置中的勞動產能,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失業狀況的主要指標。2、失業數據的月份變動可適當反應經濟發展。失業率與經濟增長率具有反向的對應變動關系。2013年,中國首次向外公開了調查失業率的有關數據。拓展資料。一、失業率太高固然會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但是失業率也并非越低越好,更不可能消除。經濟學中有一個“自然失業率”的概念,任何社會狀態都存在一部分沒有工作的人,可能是正處于工作轉換中,也可能是技能與職位暫不匹配,前者稱為摩擦性失業,后者稱為結構性失業。在最理想的狀態下,社會的實際失業率等于自然失業率,變動取決于人口結構的變化、技術的進步、人們的消費偏好等因素。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