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202/wz/18250958852.jpg)
該觀點錯誤。生產關系對生產力有反作用是正確的,“變革生產關系就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則是錯誤的。具體分析如下:1、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相互關系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是社會生產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生產力是人類在生產實踐中形成的改造和影響自然以使其適合社會需要的物質力量。生產關系是人們在物質生產過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經濟關系。在社會生產中,生產力是生產的物質內容,生產關系是生產的社會形式,二者的有機結合和統一,構成社會的生產方式。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相互關系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而生產關系又反作用于生產力。①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在二者的關系中,生產力是居支配地位、起決定作用的方面。生產力狀況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歷史上的各種生產關系都是適應一定的生產力發展需要而產生的。生產力的發展決定生產關系的變革。當生產關系不能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時,人們就要變革舊的生產關系,建立新的生產關系,以適應生產力的發展。②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能動的反作用。主要表現為兩種情形:當生產關系適合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時,它對生產力的發展起推動作用;當生產關系不適合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時,它就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相互作用是一個過程,表現為二者的矛盾運動。這種矛盾運動中的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就是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又稱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規律。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這種矛盾運動循環往復、不斷推動社會生產發展,進而推動整個社會逐步走向高級階段。2、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當生產關系不能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時,人們就要變革舊的生產關系,建立新的生產關系,以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變革生產關系能否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取決于變革后的生產關系是否適合生產力性質。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的生產關系變革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不適應生產力的性質,那么變革后的生產關系就會阻礙、甚至破壞生產力的發展。超越生產力發展要求進行生產關系的變革不僅不會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反而是對生產關系的反作用規律的錯誤運用,是會對生產力帶來破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