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厚的經濟實力為日元幣值穩定提供基礎。
二戰后的1950、1960年代,日本作為追趕國家,經濟快速增長;
進入1970年代,日本經濟趕上西方強國,成為亞洲經濟強國,并越居發達國家之列,為日元幣值穩定提供堅實的經濟基礎,也令日元的國際地位日益提升,成為國際主要貨幣之一。
盡管日本經濟遭遇房地產泡沫破裂、次貸危機的打擊后陷入停滯甚至倒退,近期日本經濟基本面也遠不如美國,但日本龐大的經濟體量仍對日元形成有效支撐。
日本擁有較大的外匯儲備規模,并且是全球主要債權國之一,這有助于維持日元幣值穩定,并且加大做空日元的難度。
此外,日元還是全球外匯儲備的主要幣種,截至2018年9月,日元占全球外匯儲備總額之比為4.98%,僅次于美元和歐元;
日本國際投資凈頭寸規模巨大,截至2017年,日本國際投資凈資產為328.45萬億日元。
長期低息環境是日元成為避險貨幣的直接原因。1990年代初期,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日本經濟陷入停滯,遭遇“失去的20年”。
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日本經濟形勢急劇惡化,日本實際GDP增速在2009年降至-5.4%。
為了重振經濟、刺激通脹回升,日本央行實施大規模貨幣寬松政策,不斷降低利率,更是在2016年初開始實行負利率,并持續至今。
日本長時間的低利率環境,一方面導致日元成為國際套息交易中的主要融資貨幣。
低利率導致日元融資成本極低,加上日元可自由兌換,因此投資者選擇借入低息的日元資產,用以購買高收益的資產,而在匯率相對穩定的情況下,投資者的收益即為兩者的息差。
當風險事件發生,全球避險情緒升溫時,投資者賣出高收益資產,然后買入日元償還貸款,從而導致日元需求在短時間內上升,推升日元匯率。
另一方面,低利率環境還限制日本央行繼續降息的空間,令日元突發貶值的概率變小。
當全球性的風險事件爆發時,世界經濟面臨的下行風險加劇,高利率國家央行向于放松貨幣政策以促進經濟復蘇,而日本已處于負利率區間,進一步放松的空間很小。
此外,當避險情緒升溫,風險偏好惡化時,被看作“無風險資產”的美國十年期國債將受青睞,從而令美債收益率下行、美日國債利差縮窄,而根據利率平價理論,美日利差縮窄會使日元升值。
擴展資料
世界三大避險貨幣
瑞士法郎
瑞士法郎能夠成為避險貨幣,主要是因為瑞士為永久中立國,它也是歐洲唯一一個沒有受到兩次世界大戰波及的國家,所以不受國際政治局勢的影響。
日元
日元屬于低息貨幣,是日元成為避險貨幣最直接的原因。降息時,高息貨幣匯率受到壓制,低息貨幣就有避險作用。
日本長期低利率,降無可降,在有危機時候,別國貨幣可能降息和貶值,日元是不太可能降息,所以日元就避險了。
美元
美元是國際第一貨幣,首先,是因為大部分國家都以美元作為重要的外匯儲備;其次,美元不僅是美國的基礎貨幣,也是世界的基礎貨幣,因此,美元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外匯行情。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