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論是,資產負債表的月報和季報的期初數均基于上一會計年度的期末數,而月報的期末數則反映當月的財務狀況。利潤表則沒有明確的期初期末數,只記錄本月和本年累計的收入與費用,以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利潤表通過收入減去費用來計算利潤,如費用大于收入則顯示虧損,反之則為利潤。利潤表的編制遵循會計平衡公式和配比原則,每期都會根據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核算。
具體來說,資產負債表的季報期末數分別對應3、6、9、12月,而月報如4月的期末數即為4月的財務狀況。利潤表的月度數據則反映當月的收入與費用,如4月利潤表的期末數即為4月的經營成果。利潤表的編制過程包括:首先,從主營業務收入中減去成本和稅金,得出主營業務利潤;其次,從主營業務和非主營業務利潤中減去管理費用等,得到營業利潤;最后,加上投資收益和其他收益,計算出當期的利潤總額。
總的來說,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期初數和期末數反映了不同時間段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而利潤表更側重于動態的業績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