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接茬處理是建筑施工中的一項關鍵任務,主要有兩種常見方法:
首先,表面鑿毛法。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初凝后,通過人工拉毛、剔毛去除表面的浮漿和松散部分,露出粗糙的石子面。然后徹底清洗并保持濕潤,以便第二次澆筑時,可以在接茬處刷一層素水泥漿,以增強兩者之間的粘接力。
其次,增加粗骨料法,適用于結合面較大且塌落度過高的情況。預先準備干凈的級配碎石,均勻撒在浮漿層上,隨后進行重新振搗,使石子深入混凝土表層,提高結合強度。
在實際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保持混凝土澆筑的均勻性和密實性,盡量連續進行,避免施工縫或后澆帶的設置。混凝土的運輸和入模應快速連續,遵循先豎向后水平,先低區后高區的原則。澆筑后,應在混凝土初凝和終凝前分別進行抹面處理。對于結構面標高差異大的地方,要防止混凝土反涌,并遵循"先低后高"的順序澆筑。
以上方法和規定都是為了確保混凝土接茬處的穩固和整體質量,是施工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