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發行量與GDP之間的關系通常被認為是正相關的。隨著GDP的增長,貨幣發行量通常會相應增加,反之亦然。這是基于“貨幣數量論”的理論基礎,公式MV=PY中,盡管M不完全等同于實際發行貨幣,但它代表了經濟活動中所需的貨幣流通量。當我們除以貨幣流通速度V后,得出的貨幣需求函數表明貨幣發行量與GDP的增減呈正相關。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GDP并非完美無缺的經濟衡量指標。它存在局限性,比如不包括家庭生產物品和服務的價值,忽視環境質量改善與惡化的影響,以及未能反映收入分配的不平等。GDP的概念基于自愿交換,如果交易不自愿或侵犯他人權益,可能會影響數據的準確性。此外,GDP的可比性也取決于核算體系和方法的一致性,如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遵循國際標準,使得數據在一定范圍內具有可比性。
總體來說,雖然GDP在衡量經濟增長方面有其價值,但在考慮全面經濟福利時,還需要考慮其局限性和可能的影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