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價,通常指出口商在本國港口交付貨物時的價格,例如美國訂購的100萬美元設備。然而,這個價格不包含后續的國際運費和保險費。
到岸價則進一步包含了從離岸到我國港口的所有費用,包括國際運費、運輸保險費。它是設備到達我國港口時的完整成本,如以中國大豆為例,媒體報道的國外轉基因大豆的“到岸價”(DES)即為這種概念。
然而,許多人誤將CIF(成本加保險費加運費)稱為到岸價,這并不準確。CIF術語中,雖然包含了目的港的運費和保險費,但賣方在裝運港完成交貨,目的港的風險和費用轉移給買家。真正的到岸價,如DES,意味著賣方需負責貨物運至目的港并交給買家,直至清關手續完成。
因此,離岸價、到岸價和抵岸價的區別在于費用的包含范圍不同。離岸價僅限于貨物出廠價,到岸價包括運輸和保險費用,而抵岸價在此基礎上再增加外貿手續費、關稅、增值稅等進口相關稅費。理解這些術語對于國際貿易中的成本計算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