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P,全稱為內部資金轉移定價,是銀行內部的一種管理工具,它通過全額有償的資金轉移,幫助商業銀行計算業務成本和收益。具體操作是,業務部門的每筆負債資金需按照FTP價格轉移給資金中心,而資產業務則需要以FTP價格向資金管理部門購買資金。FTP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近年來才在中國逐步應用,但其大規模運用在中國面臨多重挑戰,如二元金融結構、半市場化環境、城市主導的資金清算和監管體制等,這些都限制了其管理效果。
FTP的核心作用在于,它為分支機構或業務部門提供穩定的利潤空間,同時將市場風險集中到資金中心進行統一管理。FTP的實施帶來了一系列影響:
資金管理模式轉變:從基于利率差額的管理模式轉變為基于FTP價格的全額轉移。
凈利息收入計算變化:利潤核算從凈利差轉向內部FTP下的凈利差之和。
經營管理中的經濟調節增強:FTP價格作為經濟杠桿,更有效地支持目標客戶的業務發展。
風險管理職能轉移:總行集中管理大部分產品的利率風險。
盡管FTP具有潛力,但在我國的金融環境中,其應用還需克服諸多障礙才能充分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