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論:在企業合并過程中,內部交易的抵消并不在調整凈利潤的范圍內。這是因為在編制合并報表時,盡管從成本法轉為權益法需要對長期股權投資進行調整,但這并不涉及未實現的內部交易損益,因為合并報表專門有針對內部交易的抵消分錄來處理。
具體來說,合并報表的調整通常會依據權益法的原則,根據被投資企業的變動進行調整,但這并不包括內部交易的抵消。實際上,抵消分錄的運用是為了平衡內部交易的盈虧,其原理是抵銷本期未實現的內部銷售收入與存貨中未實現的內部銷售利潤。其抵消分錄的結構如下:
1.抵銷年初存貨中未實現利潤: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
貸:營業成本
2.抵銷本期內部銷售產生的收入:
借:營業收入
貸:營業成本
3.抵銷期末存貨中未實現利潤:
借:營業成本
貸:存貨
通過這樣的抵消,確保了合并報表中沒有重復計算或遺漏的內部交易影響,從而直接反映了企業的凈利潤情況。參考資料可查閱百度百科的“抵消分錄”和“企業合并”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