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銀行在央行的再貼現率,實質上是中央銀行調控貨幣政策的重要手段。首先,當貼現率上升時,商業銀行貸款成本增加,為了維持正常運營,它們會傾向于增加自身的準備金,這會導致超額準備金增多,進而提高實際準備金率。由于貨幣創造乘數與實際準備金率成反比,因此再貼現率的上升會相應地降低貨幣創造乘數,間接減少銀行體系中的高能貨幣供應量。
其次,當國家需要緊縮貨幣供應時,通過提高再貼現率,商業銀行獲得資金的成本上升,會主動減少信貸規模,從而減少市場上的貨幣流通,達到抑制通貨膨脹或應對經濟過熱的目的。相反,如果經濟衰退,中央銀行會降低再貼現率,鼓勵商業銀行放貸,促進信貸擴張,以刺激經濟增長和增加貨幣供應。
至于具體操作流程,商業銀行在申請再貼現時需要提交相關憑證,經央行審批同意后進行會計處理。再貼現到期時,銀行需按照規定收回款項,而未收回的則可能通過追索機制進行處理。這些過程都是央行通過再貼現政策間接影響市場貨幣供應的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