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任(しゅにん):新員工在積累5至10年經驗后,可能會晉升到這一職位,略高于普通職員。
2.系長(かかりちょう):系是日本企業最小的業務單元,系長負責其內部管理。
3.課長(かちょう):作為普遍存在的職位,課長負責管理并監督職員,是員工的主要直接上司。
4.次長(じちょう):作為部門副手,次長協助或代理部長,一些企業會根據需要設立,但在新興企業中可能不設此職。
5.部長(ぶちょう):部長管理多個課,地位僅次于董事會,部下為課長,有時也擔任董事職務。
6.本部長(ほんぶちょう):本部長管理更大規模的區域或部門,級別高于部長。
7.執行役員(しっこうやくいん):即執行董事,標志著進入企業高級管理層,主要負責執行決策。
8.監察役(かんさやく):法定職務,相當于公司的監察人。
9.常務(じょうむ):常務董事,通常高于執行董事,負責重要決策。
10.專務(せんむ):專務董事,職位比常務董事更高。
11.社長(しゃちょう):企業最高領導人,代表取締役社長,通常負責法人代表職責。
12.會長(かいちょう):代表取締役會長,或稱董事會會長,可能是真正的公司領導者,特別是那些現任會長全面管理公司的公司。
日本企業的等級體系不僅反映在職位層級上,還深受企業文化的影響,如終身雇傭制和集體主義。盡管經歷了經濟波動,日本企業在全球市場中仍然占據重要地位,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