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銀行賬號所屬銀行,主要依據賬號的位數和結構。以下是各大銀行對公賬戶的特征:
中國工商銀行的19位賬號由地區代碼(13開頭,4位)、網點代碼(5-8位)、應用號(9-10位,09為往來戶,19為一般戶)、順序號(11-17位)及校驗碼(18-19位)組成。
農業銀行的17位賬號包含行別代碼(12開頭,2位)、交換號(3-6位)、轄帶號(1位)、幣種和賬戶類型(7-10位,0104是常見組合)、順序號(11-16位)以及校驗位。
建設銀行的20位賬號則有地區代碼(34開頭,3位)、幣種代碼(2位)、交換號及轄代號(6位)、賬號類別(2位)和順序號(6位)以及校驗碼。
中國銀行的對公賬戶只有12位,無固定編碼規則,12位賬戶且賬戶名稱為公司時,可能是中國銀行的賬戶。
郵儲銀行的18位賬號有不同的結構:原幣種賬戶由客戶編號、校驗位、業務種類和順序號組成;新對公賬戶則有9+4位區域代碼、校驗位、賬戶種類和順序號,安徽賬戶通常以934開頭。
交通銀行的21位賬號有地區代碼(合肥為341)、開戶識別碼、賬戶標志碼、順序號和效驗碼,地區代碼與身份證前兩位相符。
浦發銀行的20位賬號由開戶位置標識、賬戶類型代碼、幣種、校驗碼和順序號組成,合肥開戶的機構號前4位為58XX。
招商銀行的15位賬號由客戶號(10位,對應城市編碼)、貨幣號(2位)和順序號(3位)構成,地區代碼與開戶地電話區號相關,如濟南對公賬戶前三位為531。
通過對比和觀察賬號的這些具體特征,可以大致判斷出銀行賬號的所屬銀行。但請注意,實際操作中最好以銀行官方信息為準,避免誤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