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論是,我國對外貿易在2013年面臨著多重挑戰,包括外需不足、貿易摩擦加劇以及經濟結構轉型的壓力。出口增速雖然有望回升,但上升空間有限,主要由于全球經濟轉型和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為應對這些問題,政策重心轉向擴大內需、提高創新能力以及推動外貿方式的轉變。
首先,外需的改善并不明顯,世界經濟的深度調整使得我國出口增長面臨困難,預計增速將低于歷史平均水平。短期內,美國財政懸崖和春節等因素可能導致外貿波動,但隨著政策效應的顯現和全球經濟形勢明朗,增速有望提升。
其次,出口增長空間受限,國際經驗表明,我國出口增速已接近飽和,難以再現過去高增長的狀態。隨著發達國家去杠桿和貿易平衡調整,我國的貿易順差將面臨壓力,出口競爭力下滑,總體上貿易順差將收窄。
為了應對這一局面,政策建議著重于內需驅動和結構優化。需要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從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和技術密集型轉變,增加高新技術產業的國際化程度。同時,加強品牌建設,提升產品附加值,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型。
此外,注重提升服務質量,包括在貿易洽談中的合同制作,交貨過程中的報關、商檢等環節,以及信用證付款后的單據整理和核銷退稅等。這些措施旨在確保我國對外貿易的穩定發展,促進國際收支平衡。
總的來說,我國對外貿易面臨的挑戰需要通過內外兼修的策略來解決,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國際經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