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共發生了四次大規模的通貨緊縮事件,這些緊縮事件對全球經濟產生了深遠影響。以下是其中的四次關鍵案例及其影響:
1.1837-1843年的英國,由于資本流動的沖擊和利率上升,引發了全球融資成本的上升,美國通縮達到-6%,棉花價格暴跌導致南方經濟受創,政治層面也出現動蕩,銀行體系面臨危機。
2.1873-1896年的LongDepression中,杰·庫克公司的破產引發了恐慌,美國經歷了65個月的長期通縮,貨幣供應減少,經濟蕭條,投資者轉向流動性資產,工資水平大幅下降。
3.1920-1921年的一戰后,美國經歷了一次深重的通縮,部分商品價格下降近40%,生產力過剩和失業率上升加劇了這一現象,最終導致了全球資本主義體系的動蕩。
4.1929-1937年的美國經濟大蕭條,華爾街股市崩盤引發的通縮沉重打擊了資本主義世界,經濟衰退和貿易萎縮成為常態,加劇了國際體系的緊張和戰爭風險。
這些通貨緊縮事件的根源各異,包括政策緊縮、經濟周期、體制調整、技術創新、金融體系問題以及匯率制度缺陷等。我國的通貨緊縮問題同樣復雜,受到國內外多種因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