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的配合比計算是一項關鍵步驟,它決定了混凝土的性能和施工可行性。以下是三種主要的計算方法:
1.基準混凝土配合比計算:
首先,確定試配強度fcu,o,通常基于fcu,k值并考慮標準誤差。
接著,理論用水量mw通過減去水泥與9mm坍落度對應石子用量的差值來計算。
摻入外加劑時,需調整用水量mwa,以反映減水劑的效應。
接著,砂率βs基于混凝土的水灰比和石子粒徑來確定。
通過水灰比W/C(水泥實際強度fce與試配強度的關系)計算水泥用量mc。
水泥漿體積VP由水泥用量除以水泥密度計算,加上外加劑水量。
砂和石子的總體積VA根據含氣量和材料體積計算。
最后,砂子和石子的用量ms和mg分別基于VA、砂率和各自的密度。
2.等量取代法:以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用水量、粉煤灰用量、水泥用量和漿體體積相應調整。
用水量W等于基準配合比中的外加劑水量。
粉煤灰用量F以取代水泥的百分比計算。
剩余水泥用量C等于基準水泥用量減去粉煤灰量。
漿體體積VP考慮水泥、粉煤灰和水的密度。
3.超量取代法:粉煤灰的超量摻入,計算超量部分重量和相應材料用量。
超量粉煤灰總摻量Ft基于超量系數K。
超量部分Fe計算后,砂子用量Se相應調整。
石子用量G保持不變。
以上計算僅為理論指導,實際配合比需要根據工程設計要求(如C30承臺、泵送施工和坍落度范圍)、材料特性(如水泥、骨料和外加劑)進行試驗調整,確保滿足各地的施工條件和性能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