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郵政儲蓄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19年,當時成立了郵政儲金局,開始辦理郵政儲金業務。然而,該業務在民國末期因種種原因暫停。新中國成立后,中國人民銀行于1951年委托郵政部門代理儲蓄業務,但到了1953年又再次停止。1986年,為了支持國家經濟建設,郵政儲蓄業務得到國務院批準恢復,郵政儲匯局設立,負責郵政儲蓄和匯兌等金融業務的管理。
1919年的郵政儲金局奠定了郵政儲蓄的基礎,1942年甚至成為當時金融體系中的重要一環。1953年的暫停并未中斷郵政的金融服務,匯兌業務仍然在進行。直到1986年,郵政儲蓄才正式重啟,并在隨后的幾十年里不斷發展壯大。例如,2007年成立了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有限責任公司,進一步改革了儲蓄管理體制。2017年,郵儲銀行發行了境外優先股,優化了資本結構。
截至2018年,郵儲銀行已經擁有超過4萬個營業網點,服務著5.65億的個人客戶,提供包括網上銀行、手機銀行、自助銀行等多種電子銀行服務,實現了線上線下服務的無縫銜接。總的來說,中國郵政儲蓄自1919年成立以來,經歷了多次起伏,但始終致力于為公眾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