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區,包括陜西省、四川省、云南省、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以及內蒙古自治區和重慶市,這些省份和直轄市共同構成了中國西部,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多元的民族文化。
東部地區則包括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山東省、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海南省、臺灣省,以及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這一地帶在上世紀80年代深圳特區開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區率先發展,90年代浦東新區的崛起帶動了長江三角洲和長江流域的繁榮,形成了經濟活躍的“兩極”,如珠三角和長三角。
中部地區,從北至南,自西向東依次是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和湖南,這些省份地理位置獨特,東接沿海,西接內陸,是連接東西部的重要橋梁。在國家發展策略中,中部地區被鼓勵崛起,以促進全國經濟的均衡發展。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了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即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崛起,并鼓勵東部地區的領先發展,旨在建立合理的區域發展格局,實現全國經濟的互動和協調發展。
以上就是中國東中西部的劃分及其各自的特點和戰略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