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盲目追求增長:在過去的30年里,中國經濟發展迅速,GDP增長成為衡量成功的焦點。然而,這種對經濟增長的過度追求,實質上反映了對物質生活的盲目追求,將幸福等同于物質富裕,形成了一種“商品拜物教”的幻覺。
2.拜金主義盛行:社會普遍將金錢等同于幸福,貨幣被視作生活的源泉,導致拜金主義盛行,人們在物質追求中迷失,甚至犧牲道德和人際關系。這種金錢至上的觀念正是商品拜物教在社會生活中的體現。
商品拜物教的根源在于私有制下,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關系被市場自發力量所掩蓋,商品成為他們命運的主宰。同時,貨幣形式進一步模糊了這種社會關系,使得人們對商品的崇拜轉向對貨幣的崇拜。商品拜物教的本質是社會性的,它以商品和貨幣的形式,掩蓋了生產者的真實社會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