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觀經濟學中,經濟模型通常根據參與經濟活動的主要部門分為幾個基本模型。首先,二部門經濟僅包含家庭(居民戶)和企業(廠商)這兩個主體,沒有政府和國際貿易的存在。在這個簡單的框架下,消費和儲蓄行為由家庭負責,生產與投資則由企業決定。投資被視為外生變量,不隨利率和產量變動。
接下來是三部門經濟,它增加了政府這個部門,但仍假設經濟活動僅限于國內,不存在對外貿易。在這種情況下,國民收入的均衡決定公式變為Y=C+I+G,其中C代表消費,I代表投資,G代表政府支出。
進一步擴展到四部門經濟,它考慮了與國外的經濟聯系,包括進口(M)和出口(X),以及與國外部門的凈交換(NX)。此時,國民收入的均衡公式為Y=C+I+G+NX。這個模型反映了更復雜的經濟互動,包括國內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和國際貿易。
每種模型都對應著各自的儲蓄-投資恒等式,如二部門經濟中的I=S,三部門經濟中的I=S+(T-G),四部門經濟中的I=S+(T-G)+(M-X+K)。這些恒等式描述了儲蓄與投資在經濟中的平衡關系,是理解宏觀經濟運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