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資本擴大再生產的前提是兩個部類(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之間實現有效協調。其前提條件可以用公式表示為:I(c+v+m)I(c)+II(c)或I(v+m)II(c),以及II(c+v+m)I(v+m/x)+II(v+m/x),即“兩個多余”的概念。其中,“兩個多余”指的是剩余價值在兩個部類之間的分配,保證了再生產的連續進行。
基本實現條件則是兩大部類之間的協調發展,用公式I(v+△v+m/x)==II(c+△c)來表達。這表明,第一部類(生產消費資料)的價值增值部分(△v+m/x)必須等于第二部類(生產生產資料)新增加的價值(△c)。這確保了社會總產品價值和物質的雙重補償,即商品的銷售實現價值補償,購買實現物質補償。
在實際市場運作中,這種平衡要求行業間和產品間的供給與需求達到匹配,否則可能導致投資失衡和總供求失衡。馬克思的社會再生產理論不僅適用于資本主義,其原理對于任何社會形態的生產再生產都具有普遍意義,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