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論:固定資產的折舊是企業會計核算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它反映了資產價值的逐漸轉移和費用化過程。如果不計提折舊,將對企業的成本計算和利潤表造成誤導,導致財務報告的不準確性。
固定資產在企業運營中持續發揮作用,但其價值會隨著時間使用而逐漸轉移到產品成本中。折舊作為無形的費用,雖然沒有直接貨幣支出,但它代表了前期已發生的成本支出,其效益在資產使用期內逐步體現。無論是按照權責發生制還是收付實現制的會計原則,定期計提折舊都是會計準則的要求,以確保財務報表的穩健和準確性。
折舊計算基于固定資產的計稅基礎,這包括外購、自行建造、融資租入等不同情況下的成本。對于不得計算折舊的特定固定資產,如未使用、租賃資產、已提足折舊的等,也有明確的規則。此外,企業需要合理預計每項固定資產的凈殘值,以便準確計算折舊的結束時間。
因此,為了保持財務報告的合規性和真實性,企業必須遵循會計準則,對固定資產進行折舊的正確計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