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與供給量是經濟學中兩個關鍵概念,它們雖然密切相關,但各自有著獨特的含義和作用。以下是它們的區別概述:
首先,供給與供給量在概念上有所區分。供給指的是經濟主體在一定價格條件下愿意出售商品或服務的意愿,它不僅考慮了生產者的意圖,也包含了可能的限制條件。而供給量則是指在特定價格下,生產者實際計劃出售的商品數量,它是有效供應的體現,且是一個流量概念,關注的是一定時間內的總量。
其次,供給和供給量的變化表現形式不同。供給的變化通過供給表的行與行變動或供給曲線上的點移動體現,而供給量的變化則涉及整個供給曲線的移動或從一個表到另一個表的變動。
影響因素方面,供給受商品價格、相關商品價格、技術、政策、預期和自然條件等多方面因素影響,而供給量則主要考慮商品價格、廠商目標、技術水平和生產要素價格等因素。
供給與價格之間的關系是動態的,價格上升會導致供給增加,價格下降則減少,反映了社會生產關系。在不同制度下,供給所體現的社會性質差異明顯。供給量則更多地與需求量相關,它是需求量在交換者價值判斷下的體現,決定著市場規模評估和廠商投資決策。
總的來說,供給關注的是意愿與可能,而供給量關注的是實際的交易量,兩者共同構成了市場經濟中的供需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