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變和質變是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核心辯證關系。首先,量變被視為質變的基石,沒有足夠的量變積累,質變就無法實現,這是事物發展的基本前提(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其次,質變則是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標志著事物性質的根本轉變(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在事物的屬性中,度起到了關鍵作用,它既是質和量的統一,又是區分兩者的關鍵。事物的變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圍,是判斷量變與質變的界限。在度內,變化是量變;超出度,即為質變的飛躍(量變和質變相互滲透)。
任何事物都包含著質和量兩方面,質是事物獨特的特性,由其內部矛盾的特殊性決定(質是一事物成為自身并區別于他物的標志)。而對量的認識,如重量、長度或體積等,是認識深化和精確化的體現,對于理解和利用事物在實踐中的作用至關重要(認識事物的量是認識的深化和精確化)。
以一根粉筆為例,我們首先認識到它是粉筆,這是質的認識,然后了解其重量、長度和體積,這是量的認識。然而,量的范疇并不止于此,還涉及到同一類事物中不同量的變化所產生的差異,這就觸及到了度的問題,說明量變可以引發質變的可能(事物的量從單個到同類的比較,涉及到度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