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中,"不復權"指的是我們觀察股票價格時,所看到的是在經過除權操作后的價格。簡單來說,除權就像是將股票價格打折,以反映股本變化。比如,原來每股20元的股票進行10送10的分紅,股價就會降至10元,盡管股本翻倍,但總市值保持不變。
兩種復權方式有所區別:后復權是以除權后的價格作為基準,計算出股票在除權前的市場成本價,以便更準確地評估股票的走勢;前復權則是以除權前的價格為基準,調整后的價格會反映出除權后股票的市場成本,使投資者能更直觀地看到股票的真實漲跌情況。
復權實質上是對股價和成交量進行調整,以反映股票的真實價值變化,例如,股票從20元漲到13元后,復權價格會告訴你,這相當于原來的26元。通過查看復權價格,我們可以看到像萬科這樣的股票,盡管發行時每股價格很高,但長期持有依然有投資價值。因此,理解不復權和復權的區別對于投資者判斷股票走勢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