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喇叭功率的方法其實相當直接。首先,喇叭的功率通常會在其上明確標注,可以通過簡單的電壓乘以電流計算得出,例如,如果功放板供電電壓為26V,電流為4A,那么功率大約就是100W左右。
其次,查看音箱的功率時,注意其內部的分頻電路。為了保護高音和低音喇叭,分頻器上設有保護電阻,而音箱的總功率往往以低音單元的功率為準,比如低音單元功率為60-120W,那么音箱的功率范圍也就大致如此。
在選擇功放時,功放功率應略大于音箱功率,一般情況下,功放的不失真率應是音箱額定功率的1.2-1.5倍。這樣可以確保功放有足夠的余量,避免功率不足導致的音箱損壞。比如,對于阻抗為4-8歐姆,輸出功率為250W-300WX2的音箱,匹配250-300W的功放是個不錯的選擇。使用時,務必控制音量,以防超負荷損害音箱。
值得注意的是,功率標注標準有不同,包括額定功率(RMS)和瞬間峰值功率(PMPO)。額定功率是指揚聲器在規定條件下的持續輸出功率,而峰值功率則指短時間內能承受的最大功率。購買時,家庭影院功放應以額定功率為準,避免被商家夸大宣傳誤導。
最后,音箱功率并非越大越好,要根據實際需求選擇,對于一般家庭,20平米房間,60W的有效輸出功率(30Wx2)已經足夠,但功放的儲備功率越大越好,最好為實際輸出功率的2倍以上。HiFi系統的功放功率通常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