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元面值的人民幣起源于1948年,首次發行時是作為第一套人民幣的一部分,共有6種不同的版本。這套人民幣發行種類繁多,包括12種面額和62種版別,其中50元券就有6種。1949年推出的伍拾圓(50元)紙幣,因其票面上描繪了象征新中國建設成就的鐵路和火車,寓意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被稱為“50元鐵路六號碼”。
人民幣的發行歷程可以追溯到1948年,隨著時代的變遷,共發行了五套。除了1、2、5分的硬幣,第一套、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幣已經停止流通,第四套在2018年5月1日退出市場,現在流通的是第五套人民幣,包括1角、5角、1元的硬幣和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的紙幣。第一套人民幣的行名排列最初是自右向左,但自1953年起,根據毛主席的建議改為自左向右排列。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人民幣的發行和完善反映了國家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目前,市面上流通的主要是1999年發行的第五套人民幣,它構成了我國多品種、多系列的貨幣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