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論是,在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時,政府增加的建設投資會帶動社會總需求的提升,進而引發貨幣需求量的上升,從而使得利率也隨之上漲。這是因為高需求導致貨幣供應緊張,市場利率相應提高。當投資成本增加時,企業利潤空間可能會縮小,這促使民間資金尋找其他投資渠道以規避高利率帶來的風險。
在貨幣政策保持穩健的情況下,如果市場利率上升過快,投資成本的增加會抑制企業的擴張和創新。為了維持利潤,企業可能會減少投資,甚至撤出某些行業。此時,原本用于投資的資金流向可能會發生變化,導致某些領域資金供應減少。
凱恩斯經濟學理論認為,失業和經濟蕭條往往源于有效需求不足。為了刺激經濟,凱恩斯主張通過財政政策干預,如赤字政策,來增加社會總需求,以實現充分就業。然而,過度依賴赤字財政政策可能會帶來負面后果,如長期的財政赤字可能導致通貨膨脹和經濟停滯并存的滯脹現象。
因此,擴張性財政政策對利率的影響是復雜且需要平衡的,它既要能刺激經濟增長,又需防止引發通貨膨脹和其他經濟問題。政府在制定政策時,需要充分考慮這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