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SMC(邊際成本曲線)與SAC(邊際成本)的交點H,標志著廠商的收支平衡點。在交點之前,隨著產量增加,平均成本(AVC)持續下降,邊際成本低于平均成本,廠商處于盈利狀態。一旦達到交點,平均成本開始上升,邊際成本等于平均成本,這意味著價格若低于這一點,廠商將無法補償成本,收支相抵。
其次,AVC曲線與SMC的交點E,即停止營業點,當產品價格低于此點時,平均可變成本(AVC)達到最低,但邊際成本大于平均可變成本。這意味著生產成本超過售價,廠商將無法覆蓋可變成本,因此會選擇停止生產。
邊際成本曲線在短期內呈現出先降后升的U型模式,這是由邊際產量遞減規律決定的。起初,增加產量帶來的邊際成本降低,但隨著產量增加,邊際成本開始上升,直至達到最大值,然后開始下降,這與平均成本的變化趨勢相呼應。
這些經濟概念在理解企業的生產和決策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它們描繪了廠商在不同產量水平下的成本和利潤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