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計折舊是會計中一個關鍵的概念,它在借貸方的表現具有特定含義。貸方的累計折舊代表增加,這通常與企業的固定資產使用和損耗相關。例如,當企業計提折舊時,會記入管理費用(或制造費用、營業費用),以反映資產價值的減少。
相反,借方的累計折舊表示減少,這種情況發生在企業出售或處置固定資產時。這時,已計提的折舊會被沖銷,以確保資產賬面價值與實際出售價格相符。累計折舊的余額通常會保持在貸方,作為對固定資產賬面價值的抵減,反映了企業對資產損耗的累計記錄。
累計折舊的計算基于固定資產的原值和規定的折舊率,折舊費用的分攤會影響企業的間接費用和期間費用。例如,生產部門的設備折舊計入制造費用,行政辦公用的折舊計入管理費用。當所有折舊計提完成后,固定資產在報表中僅剩凈殘值,這個殘值在資產處置時會轉入“固定資產清理”,可能產生的凈損失將計入“營業外支出”。
總的來說,累計折舊的借貸方變動揭示了企業固定資產的使用和價值變動情況,對于理解和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