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報表中,固定資產原價大于資產總計的情況是不正確的。固定資產原價其實是資產總計中的構成部分,它包含了固定資產的初始投入,如建造費、買價、運雜費和安裝費等,是反映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和生產規模的重要指標。
固定資產原值與固定資產總額有所區別。固定資產總額是根據會計準則,計算出的固定資產在統計日的凈值,即固定資產原值減去累計折舊后的余額。累計折舊則是根據資產的使用情況逐年扣除的,用于反映資產的磨損和老化程度。
我國會計準則在編制報表時,會列示固定資產原價、累計折舊和固定資產凈值,但不包括土地在內。相比之下,國際會計準則更詳細,會揭示土地和建筑物、廠房和設備等不同類型的固定資產,以及累計折舊的計算。在資產負債表中,我國會單獨列出在建工程,而國際準則則沒有這一項目。
總結來說,固定資產原價應小于或等于資產總計,因為資產總計是固定資產減去折舊后的凈值,而非原始成本。理解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對于正確解讀企業財務報表至關重要。